悦纳自己,共融校园,成就自我。
周一 - 周五: 9:00 - 18:00
联系邮箱: wailian5@jxdtrl.com
学校地址: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庐山东路8号
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无人机作为极具创新性的科技产物,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市场,创造出一系列经济奇迹,已然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领域。它不仅改变了众多行业的运作模式,还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和生活便利。
表演领域的璀璨之星
近年来,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成为了夜空中最耀眼的存在。从盛大的节日庆典,如春节、国庆等,到巨星的演唱会现场,无人机凭借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在周深的演唱会上,无人机编队在空中不断变幻出各种绚丽图案,或为浪漫的心形,或为灵动的音符,与舞台上精彩的表演完美融合,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
在杭州,每逢春节前的跨年、元旦、小年夜等重要节点,无人机表演订单便如雪花般纷纷飞来。诺亚方舟无人机表演团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团队负责人林佳津透露,仅在 1 月 10 日,这个月就已经预定了 30 场表演。跨年夜时,团队更是在杭州同时进行 3 场表演,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自 2021 年起,每年春节前都是他们的业务高峰期,一个月常常要承接几十场表演秀。当自身设备不足时,团队甚至需要发动人脉,从其他团队借调无人机来完成任务。
风盛地标项目负责人姚艳华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她的团队虽然有 10 来个人,并且储备了 500 台无人机,但在春节前的订单高峰期,仍需外借无人机。而且,借无人机的价格不菲,即便如此,有时还难以借到。曾经,为了满足一次突发需求,团队费尽周折,才找到一批刚从工厂生产出来的无人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无人机表演的价格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杭州的无人机表演兴起于 2021 年左右,起初,一场约 50 台无人机的表演秀,按照每台 700 - 800 元计算,整体费用约 4 万元。然而,如今市场上的无人机表演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竞争愈发激烈,价格随之大幅下降。目前,基本按照每台 500 元计算表演费用,即便在西湖、钱江新城等地标性建筑进行表演,价格也有所降低。
广泛应用于各行业
无人机的应用早已突破表演领域的局限,广泛渗透到众多行业,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无人机能够对农田进行全方位监测。它可以实时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比如农作物是否缺水、缺肥,是否遭受病虫害侵袭等;还能了解病虫害的分布情况,以及土壤肥力等信息。根据这些数据,农民可以精准地进行灌溉、施肥和喷洒农药。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在大面积的稻田中,无人机一天内能够完成数百亩的农药喷洒任务,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以往需要大量人力花费数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无人机一天就能高效完成。
在测绘行业,无人机同样大显身手。传统的测绘方式需要人工实地测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在一些地形复杂、危险的区域,如山区、森林和沼泽地带,操作难度极大且存在安全风险。而无人机测绘则高效得多,它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形数据和影像资料,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处理后,生成高精度的地图和三维模型。这在城市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比如在城市规划中,通过无人机测绘得到的高精度地图和模型,规划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城市的地形地貌,从而合理规划道路、建筑等设施的布局。
在物流配送方面,无人机的应用也为解决 “最后一公里” 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电商企业和物流巨头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无人机进行快递配送。在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或特定场景下,无人机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包裹送达客户手中,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间,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例如,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交通不便,传统配送方式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无人机可以直接飞越复杂地形,将包裹及时送到村民手中。
此外,在应急救援领域,无人机可以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害现场,进行灾情侦察、物资投递等工作,为救援行动争取宝贵时间。在地震、洪水等灾害发生后,道路可能被阻断,救援人员难以迅速进入现场,此时无人机可以飞越障碍,快速了解受灾情况,为后续救援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还可以向被困人员投递急需的物资,如食品、药品等。
政策支持与技术推动
无人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技术的持续创新。
2024 年,“低空经济”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定义为 “新的增长引擎”。这一政策导向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同时,相关部门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无人机飞行的审批效率。从 2024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组织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在拟飞行前 1 日 12 时前提交申请,空中交通管理机构需在飞行前 1 日 21 时前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为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便利。以往繁琐的审批流程常常让无人机使用者望而却步,如今审批时间的大幅缩短,使得更多人能够更便捷地使用无人机开展各类活动。
在技术方面,无人机的性能不断提升。机型越来越小巧轻便,同时具备更强的避障功能,对场地的要求逐渐降低,不再局限于空旷的平地,这使得无人机能够在更多复杂环境中作业。例如,在狭窄的城市街道、茂密的树林等环境中,无人机也能灵活飞行。此外,电池技术的进步也延长了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以前,无人机可能飞行短短十几分钟就需要返航充电,现在续航时间大幅增加,能够完成更复杂、更耗时的任务。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能够实现自主规划航线、智能识别目标等功能。在执行测绘任务时,无人机可以根据目标区域的特点,自动规划最优航线,高效完成数据采集。
“飞手” 需求与就业前景
随着无人机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专业 “飞手” 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在南昌,就掀起了一股 “飞手” 考证热潮。在南昌的某无人机实训基地,每天都有众多学员进行实操训练。据该实训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无人机培训学员人数显著增加,尤其是社会学员,线上、线下日均咨询量至少翻番。培训课程涵盖多旋翼、固定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等多种类型,其中多旋翼无人机因在行业应用中较为热门,成为学员们的首选。视距内驾驶和超视距驾驶等考证项目也备受欢迎。
学员陈先生表示,自己玩无人机已有两三年时间,出于对无人机的热爱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考虑,决定考取 “无人机执照”。他认为,拥有这一执照不仅能实现自己的 “飞手梦”,还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更多可能性。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截至 2024 年 6 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已达 187.5 万架。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 100 万人。《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预测,到 2035 年,中国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将达到 2600 万架,产业规模预计达 6 万多亿元。
在南昌,无人机在演艺、农业、公安、测绘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从国庆烟花晚会的精彩表演,到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喷洒、环境监测,再到公安执法中的交通文明提醒等,都能看到无人机的身影。江西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剑锋教授表示,未来 “无人机 +” 将深度融合到各个行业,无人机操控员的市场需求巨大,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低空旅游新机遇
无人机市场的繁荣也为低空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四川崇州拥有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高空跳伞和无人机驾驶考试基地,其 120 米以下试飞空域面积达 767.1 平方公里,年均可飞行天数达到 300 天。凭借得天独厚的空域优势,崇州开发出多元化的低空旅游新场景,如低空观光、高空跳伞和个人娱乐飞行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不久前,崇州成功开通了至青城山、乐山、金堂、洛带和自贡的五条低空航线。基地负责人表示,几年前,低空旅游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众市场,但自 2024 年起,随着低空经济的逐渐升温,低空旅游的热度也迅速攀升。基地每天的起飞次数从原来的十几架次,增加到现在的一百多架次,充分体现了低空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
面对如此火爆的无人机市场,无论是就业机会、创业机遇,还是新的消费体验,都充满了无限可能。倘若你仍在犹豫不决、驻足观望,或许将会错失这场科技与经济融合带来的财富盛宴。勇敢地投身其中,探索无人机市场的无限潜力,或许下一个成功的故事就将由你书写。无人机时代已经来临,它将为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变革。
转载自:低空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