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息

产教融合视角下人力资源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模式探究——以江西大唐人力与九江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为例

摘要

本文聚焦于产教融合背景下,江西大唐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九江赣北电子工业学校的合作模式。通过剖析大唐人力18年人力资源服务经验及转型升级需求,以及赣北电子工业学校28年职业教育历程与发展现状,探讨双方合作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解决职校生就业等方面的意义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这种合作不仅能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还能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可借鉴的范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产教融合;人力资源企业;职业学校;合作模式

  

一、引言

在经济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关键路径。江西大唐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深耕人力资源领域18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与企业合作经验;九江赣北电子工业学校自1997年创办以来,在职业教育方面成果显著。二者的合作,是人力资源企业与职业学校协同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对于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江西大唐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概述

2.1 发展历程与业务现状

江西大唐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历经18年发展,已从单一的劳务派遣、人事外包业务,发展成为多元化、多业态、全维度的人力资源产业集群。业务涵盖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劳资管理咨询服务、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涉密档案专项服务、现代园区托管服务等五大支柱产业,服务企业1000余家,覆盖人群90000多人,客群广泛分布于政府、教育、金融、电力、制造等各大民生领域。

 

2.2 转型升级需求与战略布局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行业竞争加剧,大唐人力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在新经济时代,公司确立了新战略转型方向,秉持保护企业劳资安全的使命,以高科技产品和专家级服务为中国企业赋能,依托自研综合业务集成系统,构建人力资源生态圈,致力于打造江西省首家人力资源垂直领域创新型服务平台。其中,深化职业教育领域布局,成为其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九江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发展概述

3.1 办学历史与成就

九江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创办于1997年,是经九江市教育局批准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近30年办学过程中,学校积淀了丰富先进的办学管理经验,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百强学校”“江西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等荣誉,在省、市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

 

3.2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设有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等9个专业,拥有总价值上千万的实训设备,能满足学生实习、培训需求。人才培养上,秉持“育人、崇德、成长、立业”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致力于培养“懂三门、会两门、精一门”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历年来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

 

四、双方合作背景与动因

4.1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国家大力倡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深度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人力资源行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是顺应产业升级和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的必然趋势。

 

4.2 双方优势互补需求

大唐人力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资源和就业渠道方面具有优势;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方面根基深厚。双方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大唐人力为学校提供就业岗位和企业需求信息,学校为大唐人力输送专业人才,共同打造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的闭环。

 

五、合作模式与实践

5.1 人才培养合作

5.1.1 专业共建

双方共同调研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学校专业设置。例如,针对新兴产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融入企业实际项目案例,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市场需求。

 

5.1.2 订单式培养

大唐人力根据合作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学校按照企业标准制定教学计划,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就业,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2 就业服务合作

5.2.1 就业平台搭建

大唐人力利用自身就业服务平台,为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和岗位推荐。同时,通过举办校园招聘会、企业宣讲会等活动,搭建学生与企业沟通桥梁。

 

5.2.2 就业指导与培训

大唐人力派遣资深人力资源专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培训,包括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内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5.3 师资队伍建设合作

5.3.1 企业专家进课堂

邀请大唐人力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行业最新技术和实践经验,充实学校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

 

5.3.2 教师企业实践

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大唐人力或其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发展状况,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六、合作成效与影响

6.1 对学生的影响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前景,学生能够获得更符合自身专业和兴趣的就业岗位,在企业中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通过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6.2 对学校的影响

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了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也为学校带来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6.3 对企业的影响

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专业人才供应渠道,满足了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企业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企业需求,减少新员工培训成本,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6.4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促进了区域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双方合作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区域产业升级和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七、问题与挑战

7.1 合作深度与持续性问题

尽管双方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合作,但部分合作项目仍停留在表面,深度融合不够。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确保合作的持续性和深入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7.2 人才培养标准衔接问题

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制定更加精准的人才培养标准,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需求。

 

7.3 师资队伍建设难题

在师资队伍建设合作中,企业专家兼职授课的稳定性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和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合作模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是合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八、结论与展望

江西大唐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九江赣北电子工业学校的合作,是产教融合背景下人力资源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的有益尝试。通过合作,双方实现了优势互补,在人才培养、就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学生、学校、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合作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和模式。未来,随着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双方有望在更多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也为其他人力资源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作者:李民